計畫成員簡介│王明珂

王明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特聘研究員)

◆  主題計畫偕同主持人
分支計畫主持人:本土歷史記憶與白族認同
-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Bai Ethnic Identity
 
 
【學歷】
  •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
【經歷】
  • 史語所助理研究員 (1984.8-1993.8),
  • 史語副研究員 (1993.8-1999.6),
  • 史語研究員 (1999.6-2014.9),
  • 史語特聘研究員 (2014.9-)
  • 史語所人類學組主任 (1999.7-2000.11),史語所副所長 (2000.10-2002.12)、(2003.11-2004.10)
  • 代理史語所文字學組主任 (2001.4-2002.12)
  •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1992-1993)
  • 政治大學民族系兼任副教授 (1994-1996)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1997-1998),兼任教授 (2002-2004)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 (Visiting Scholar 1998.9-1999.4)
  • 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客座教授 (2000-2002)
  •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2004-2005)
  •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 (EALC) 訪問學者 (2005.8-2005.11)
  •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兼任研究員 (Research Associate 2005.12-2006.7)
  • 台北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2008-2009)
  •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者 (2009.1-2010.1)
  • 中興大學「(林)萬年人文講座教授」、歷史系教授、文學院院長 (2010.8-2013.7);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1.8-2012.12)
  • 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 (2013.9-2014.5)
【學術榮譽】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等研究獎勵」(1995歷史學門)
  • 中央研究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1997)(現更名為「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 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學人學術獎助 (1998)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2003-2006人類學門)
  • 新聞局圖書出版金鼎獎人文類入圍(2004《羌在漢藏之間》)
  • 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2005)
  • 陜西師範大學「馬長壽先生紀念講座」(2005)
  • 美國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lice Berline Kaplan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講座 (2005)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2006《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學者研究計畫」獎助 (2008-2011)
  • 美國Florida University, The Harn Eminent Scholar Lecture講座 (2009)
  •  「台灣社會學講座」(中流文教基金會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合辦,2011)
  • 《羌在漢藏之間》(簡體版)
  a.《中華讀書報》評選為2008年度圖書10佳之一;
  b.《新華網》評選為2008年值得珍藏的20本好書之一;
  c.《新京報》評選為 2008年值得珍藏的20本書之一。
  •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簡體版)
  a.《南方都市報》評選為2009年10大好書之一;
  b. 入選《中華讀書報》2009年度圖書百佳。
  • 〈父親那場永不止息的戰爭〉(原文刊於《南方週末》2010.6.3)被選入:
  a.《中國隨筆年選2010》,李靜編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
  b.《卻顧所來徑:往事篇》,南方週末創刊25週年選文叢書(上海:上海書店,2011);
  c.《21世紀中國最佳隨筆2000-2011》,耿立編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
  d.《燈火闌珊處:當代學人自述》第二輯,葛劍雄等主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
  • 國立中興大學「(林)萬年人文講座教授」(2010.8-2013.7)
  •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4)
【自述:邊緣與反思性研究】
  近十多年來,我一直從事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華夏邊緣研究,我的學術與現實關懷表現在四本專著上。在《華夏邊緣》(1997) 一書中,我說明公元前2500年以來華北的氣候與人類生態變化,如何導致華夏邊緣與華夏認同的形成,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接受某些歷史記憶以成為華夏,或在近代中國國族建構中成為少數民族。在《羌在漢藏之間》(2003) 一書裡,我探討「羌人」如何在歷史發展中成為漢、藏的雙重邊緣,在近代中國國族建構中他們又成為漢、藏與西南民族間的黏著劑。另外,我指出流傳於羌、藏族中的「弟兄祖先故事」是一種特殊歷史心性下產生的「歷史」。基於此,在2006年出版的《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中,我重新詮釋文獻與口述資料中各種英雄祖先歷史(另一種歷史心性產物)與弟兄祖先故事,以說明華夏的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的認同變化。《游牧者的抉擇》(2008) 一書,是以人類學游牧社會研究成果來探索早期(漢代)中國北方三種游牧部族(西羌、匈奴與鮮卑)與華夏帝國間的互動,及其在人類生態上的意義。
  在理論與研究方法上,《華夏邊緣》主要依藉的是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理論。在《羌在漢藏之間》中,基於文本與情境(或表徵與本相)的對應關係,我以更細膩的文本分析來探索社會歷史記憶,以發掘隱於其文本與表徵中的社會情境與歷史本相。在《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中,我進一步提出文本敘事結構與情境結構亦有其對應關係;藉由歷史心性、文類與模式化情節三層次敘事結構,以及個別文本對它們的依違,我分析相對應的華夏與華夏邊緣人群之認同情境與社會本相。
  在現實關懷上,我的研究並非解構也非附和傳統的民族史知識,而是期望經由「化陌生為熟悉」到「化熟悉為陌生」之過程,產生反思性知識 (reflexive knowledge);讓人們因此認識「歷史」的深層意義,藉此體會今人或古人在宣稱或接受一個「歷史」時的驕傲、期望,或卑屈與無奈。希望建立一體會、體諒與反思的民族史研究傳統,以消弭爭論「歷史事實」之史學所造成的各民族與國家間之敵對與衝突。

【著作目錄】
▼專書
  1.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簡體及修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韓文版(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2008)。簡體增訂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簡體版(北京:中華書局,2008)〕
  3.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簡體版(北京:中華書局,2009)〕
  4. 《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9)。〔簡體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期刊論文
  1. 〈金田起義前的拜上帝會〉,《食貨月刊》11.9 (1981):17-30。
  2. 〈西周夨國考〉,《大陸雜誌》75.2 (1987):70-85。
  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1993):6-19。
  4. 〈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 (1993):95-120。
  5. 〈周人的族源與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形成〉,《大陸雜誌》87.2 (1993):1-20。
  6. 〈匈奴的遊牧經濟:兼論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政治組織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1 (1993):9-50。
  7. 〈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專化遊牧業的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75-434。
  8. 〈什麼是民族: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 (1994):989-1027。
  9. 〈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 (1994):119-140。
  10. 〈遼西地區專化遊牧業的起源:兼論華夏邊緣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 (1996):195-238。
  11.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 (1996):147-184。另收入定宜莊、汪潤主編,《口述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61-83。
  12. 〈臺灣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1997):149-182。
  13. 〈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4 (1998):841-885。
  14. “Western Zhou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Leiden) (Inaugural Issue) 1.1/4 (1999): 231-250.
  15. 〈女人、不潔與村寨認同:岷江上游的毒藥貓故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3 (1999):699-738。
  16. 〈當代中國民族政策下的羌族及其歷史——兼評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的「近代建構論」〉,《中國大陸研究》43.7 (2000):1-19。
  17. 〈史料的社會意義:事實、述事與展演〉,《近代中國》143 (2001):6-13。
  18.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 (2001):136-147。另收入《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理論與方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下冊,頁1222-1244。
  19. 〈起源的魔力及相關探討〉,《語言暨語言學》(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2.1 (2001):261-267。
  20. “Searching for the Qiang Cultu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ner Asia 4.1 (2002): 131-148.
  21.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 (2002):583-624。
  22. 〈瓦寺土司的祖源:一個對歷史、神話與鄉野傳說的邊緣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1 (2004):51-88。
  23. 〈「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4 (2005):569-624。
  24. 〈青稞、蕎麥與玉米:一個對羌族物質文化的文本與表徵分析〉,《中國飲食文化》3.2 (2007):23-71。
  25. 〈由族群到民族:中國西南歷史經驗〉,《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1 (2007):1-8。
  26. 〈反思性研究與當代中國民族認同〉,《南京大學學報》1 (2008):55-67(CSSCI期刊)。另收入何成洲主編,《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98-119。
  27. 〈山神與神山〉,《南冥學研究》(韓國尚慶大學校、慶南文化研究院出版)27 (2009):257-276(韓文發表)。
  28. 〈漢藏歷史關係的新思考:一個反思性歷史研究〉,《長庚人文社會學報》3.2 (2010):221-252。
  29. 〈國族邊緣、邊界與變遷:兩個近代中國邊疆民族考察的例子〉,《新史學》21.3 (2010):1-54。
  30. 〈地盤、遷徙與歷史記憶:藏彝走廊兩種社會型態分析〉,《21世紀東アジア社會學》(日中社會學會)6 (2014):3-12。
  31. 〈邊緣、移動與反思〉,《青海民族研究》2014.4:1-6。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藍吉富、劉增貴編,《敬天與親人》(收入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頁309-357。
  2.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
  3. 〈漢代中國的邊疆民族意象與民族政策序論〉,《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蒙藏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頁39-72。
  4. 〈華夏化的歷程:太伯傳說的考古與歷史學研究〉,收入臧振華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313-343。
  5. 〈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收入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頁129-165。
  6. 〈歷史文獻的社會記憶殘餘本質與異例研究:一個考古學的隱喻〉,《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臺北:國史館,1998)。
  7.  “From the Qiang Barbarians to Qiang Nationality: The Making of a New Chinese Boundary,” in Shu-min Huang and Cheng-kuang Hsu, eds., Imaging China: Regional Division and National Unity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9), pp. 43-80.
  8. 〈臺灣地區近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281-317。
  9. 〈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283-341。
  10. 〈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0),頁47-67。
  11.  〈弟兄與英雄祖先:兩種歷史心性下的族群關係〉,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邁向21世紀的臺灣歷史學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頁131-150。
  12. 〈中國民族研究的傳統與創新:由解構到再建構〉,收入鄧曉華、林美治編,《中國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香港:華星出版社,2002),頁142-169。
  13. 〈徘徊在漢與非漢之間:北川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收入何翠萍、蔣斌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人類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頁59-103。
  14. “Heroes' Journey: Imagined Frontiers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hina,” in Frontiers or Borders (Seoul: RICH, Hanyang University, 2004), pp. 221-264 (in Korean).
  15. 〈近代羌族飲食文化:藏、漢或以色列傳統?〉,《第八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4),頁397-418。
  16. 〈黑水藏族的語言、文化與民族認同〉,《當代藏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蒙藏委員會,2004),頁474-498。
  17. “A Historical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urprising Discoveries in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The Harmony and Prosperity of Civilizations: Selected Papers of Beijing Forum 2004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89-101.
  18.  “What continued in History: A Perspectiv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Qiang,” in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eds.,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75-201.
  19. 〈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西北民族論叢》(2007),第五輯,頁25-59。節文載於《陜西師範大學學報》34.6 (2005):5-13;摘要轉載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2。
  20. 〈論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質〉,汪寧生主編,《民族學報》(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2),第五輯,頁225-251。節文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1 (2007):1-8。
  21. 〈王崧的方志世界:明清時期雲南方志的文本與情境〉,孫江主編,《新史學:概念.文本.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8),第2卷,頁97-118。
  22. 〈20世紀前半における中国辺境民族考察と“辺疆民族” 概念について——歴史語言研究所の学者を例として〉,鈴木貞美、劉建輝編,《東アジア近代における概念と知の再編成》(東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0),頁279-291。
  23. 〈青藏高原東緣古人類活動及其「遺存」〉,陳光祖主編,《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頁135-158。
  24. 〈月明星稀的歷程:中原周邊新石器晚期考古文化變遷的人類生態意義〉,《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研討會文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中)。
  25. 〈民族與國民在邊疆:以歷史語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為例的探討〉,楊念群主編,《新史學》第九卷(中華書局,出版中)。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 黎光明、王元輝著,王明珂編校、導讀,《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 石啟貴編著,麻樹蘭、石建中整理譯著,王明珂協編,《民國時期湘西苗族調查實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共八卷,十冊。
  • 芮逸夫著,王明珂編校,《川南苗族調查日誌1942-43》(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3)。
資料摘錄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TM=3&M=1&D=3&ui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