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成員簡介|吳啟訥

吳啟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  分支計畫 主持人:中華民族國族化與維吾爾新疆主體民族化的同步進程
- The Synchronous Process of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building and Uygur’s Search for Main-body Nationality in Xinjiang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2006)
  • 紐約市立大學博士研究(1991 -1995)
【經歷】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 靜宜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
  • 近代中國族群政治史;中共史
【個人研究計畫】
  • 冷戰時期的新疆
  • 中共的族群政治與地緣政治

【自我介紹:近現代中國族群政治史研究】


  19世紀後半期以來,清朝先完成了雙核帝國到中華王朝的轉型,進而被迫面臨傳統王朝向近代國家的轉型。兩項接踵而來的轉型皆因被動倉促而留下了諸多後遺症。繼起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致繼承清朝領土遺產的同時,也承繼了轉型未竟的後遺症。
  為了因應轉型期蒙、藏、回等盟友的離心傾向,滿洲朝廷開始推動對王朝外緣的直接統治。繼承清朝的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和國民政府,也沿著類似的政策方向,持續推動此一進程。然而,化間接統治為直接統治,並在文化上同化少數民族的目標,並未如預期般順利達成。
  中國共產黨建立國家政權前後,放棄清朝和中華民國針對上述兩類區域的同化及行省化政策,改採在外觀上與之背道而馳的民族分類化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同時以黨這一強有力的集權性政治組織全面取代了各民族的傳統基層社會組織,反而初步達成將邊疆少數民族整合到中國國族之中,將國家控制力滲透到邊疆地區基層的目標。
  當中國國家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輻射到前中華帝國的邊緣地區後,一方面遭遇到來自近代意義上的領土、邊界、主權、民族、國民等概念逐漸形成後所產生的新的政治空間觀念的考驗;另一方面也同步推升邊疆少數民族確認自我身分的意識乃至分離傾向。
  期待經由對近現代中國國家力量向邊陲區域擴展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族群政治史現象的探討,從一個面向為研究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及其性質提供歷史證據;也期待透過對「邊疆」這一政治史議題的研究,探尋近現代中國經由「邊疆」連結世界的秘密。




【期刊論文】
  1. 吳啟訥,2015年3月,〈抗戰洗禮下少數族群的中華民族化〉,《江海學刊》,期2,146-165。
  2. 吳啟訥, Dec. 2012, “面對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民國──辛亥變局下少數族群的困境與抉擇”, Korean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第 56 輯,頁139 - 165.
  3. Wu, Zhe, Jun. 2010, “Dispersion to Oceania and Developed Asia”, Asian Ethnicity, 11(2), 285-288.
  4. 吳啟訥,2010年3月,〈新疆現代史研究述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7期, 頁149–184。。
  5. 吳啟訥,2009年9月,〈民族自治與中央集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期,頁 81 - 137。
  6. 吳啟訥,2007年12月,〈從國中之國到省中之省〉,《兩岸發展史研究》,第 4 輯,頁217 - 275。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Zhe Wu, Aug. 2015, “Caught between “Opposing Han Chauvinism” and “Opposing Local Nationalism””, editor(s): Jeremy Brown and Matthew D. Johnson, Maoism at the Grassroots: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Era of High Socialism, pp. 306-339; 441-445, Cambridge, MA,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吳啟訥,2015年7月,〈第六章:少數民族與抗戰〉,呂芳上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全民抗戰》,頁250-310,台北:國史館。
  3. 吳啟訥, Mar. 2015, “第三章:「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興衰”, editor(s): 張玉法、張憲文主編,陳謙平編, 《中華民國專題史.少數民族卷》, pp. 215-353,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4. 吳啟訥,2014年12月,〈小歷史的夾縫與大歷史的無限空間〉,西安事變研究會編,《楊虎城將軍誕辰120週年紀念文選》,頁124-130,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5. 吳啟訥,2014年11月,〈成也邊關敗也邊關──楊應琚在西北與西南邊疆的政治生涯〉,藍美華編,《漢人在邊疆》,頁69-87,台北:政大出版社。
  6. 吳啟訥,2014年8月,〈清朝的戰略防衛有異於近代帝國的殖民擴張〉,汪榮祖編,《清帝國性質的商榷── 回應新清史》,頁81-107,台北、桃園:中大出版中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 吳啟訥,2013年12月,〈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周惠民編,《中國民族觀的摶成》,頁239-287,台北:政大出版社。
  8. 吳啟訥,2013年9月,〈中華民族宗族論與中華民國的邊疆自治實踐〉,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第一冊:領袖的淬練》,頁161-21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 吳啟訥,2013年8月,〈革命邊緣的悸動──蒙、藏等邊疆民族在民國肇建前後的抉擇〉,吳淑鳳、薛月順、張世瑛編,《近代國家的形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頁177-204,台北:國史館。
  10. 吳啟訥, translated by 裴京漢, Jun. 2013, “面對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民國──辛亥變局下少數族群的困惑與抉擇”, editor(s): 裴京漢, 東亞史上的辛亥革命, pp. 262 - 299, Seoul: Hanul Books.
  11. 吳啟訥,2012年7月,〈人群分類與國族整合──中共民族識別政策的歷史線索和政治面向〉,余敏玲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頁319 - 39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2. 吳啟訥, translated by 裴京漢, Feb. 2012, “面對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民國”, editor(s): 裴京漢,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911 Revolution in East Asia, pp. 231 - 269, Seoul: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

【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
  1. Wu, Zhe, Jun. 2015, “Left-wing Nationalist Movement of Turkic Moslems in Xinjiang”, 22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第七屆東方外交史國際學術會議,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大學: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大學世界歷史系, 2015-06-29 ~ 2015-07-02.
  2. 吳啟訥, Sept. 2014, “The Beneficiary of Cold War and the Victim of Cold War Transition ──The Destiny of Left-wing Nationalist Movement of Turkic Moslems in Xinjiang, 1940’s~1960’s”, 12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Cold Front: the Chinese Cold War Experice in Comparison,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2014-09-15 ~ 2014-09-16.
  3. 吳啟訥,2014年8月,〈與社會主義接軌──1950 年代新疆突厥語族文字拉丁化方案興廢背後的語言政治史〉,共22頁,發表於「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08-11 ~ 2014-08-13。
  4. 吳啟訥,2013年11月,〈小歷史的夾縫與大歷史的無限空間〉,共22頁,發表於楊虎城誕辰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學:西北大學歷史系、西安事變研究會,2013-11-25 ~ 2013-11-26。
  5. 吳啟訥,2013年11月,〈在信仰、民族、國家與政治之間──1930 ~ 40年代青海馬家軍與西藏、中共、日本及蘇、蒙的軍事衝突〉,共12頁,發表於國共關係與中日戰爭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11-01 ~ 2013-11-03。
  6. 吳啟訥,2013年6月,〈在漢滿蒙回藏之間──楊應琚的政治生涯〉,共19頁,發表於「民族互動與文化書寫──漢人在邊疆」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2013-06-20。
  7. 吳啟訥,2013年4月,〈雲南跨境族群身分確認的歷史文化淵源與現代政治背景〉,共2頁,發表於「原住民與少數民族﹕概念﹑政策與現實」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省南投縣國立中興大學惠蓀林場研習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3-04-19 ~ 2013-04-20。
  8. 吳啟訥,2012年12月,〈現代中國民族政策的轉折與連續〉,共22頁,發表於「中國民族問題的現狀和課題」學術座談會,首爾: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2012-12-05 ~ 2012-12-08。
  9. 吳啟訥,2012年11月,〈 殖民擴張與戰略防衛〉,共12頁,發表於清帝國性質研討工作坊,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2012-11-30。
  10. 吳啟訥,2012年10月,〈浪漫化的兩岸研究與面向真實的兩岸研究〉,共20頁,發表於海峽兩岸現代中國研究現狀研討會,大陸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10-09 ~ 2012-10-12。
  11. 吳啟訥,2012年9月,〈辛亥變局下少數族群的困境與抉擇〉,共28頁,發表於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台北市:國史館,2012-09-13 ~ 2012-09-14。
  12. 吳啟訥,2012年1月,〈Facing the Han-dominated Republic of China – The Dilemma and Choices of Ethnic Minorities〉,共20頁,發表於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100 years of state building,奧地利維也納:Institut für Ostasienwissenschaften der Universität Wien,2012-01-08 ~ 2012-01-12。
  13. 吳啟訥,2011年12月,〈1911年革命與蒙古草原和藏語區的命運〉,共20頁,發表於「國家治理與民族認同」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2011-12-17。
  14. 吳啟訥,2011年11月,〈面對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民國〉,共31頁,發表於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911 Revolution in East Asia,Seoul, Korea: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2011-11-11 ~ 2011-11-12。
  15. 吳啟訥,2011年10月,〈少數族群在辛亥變局前後的困境與選擇〉,共29頁,發表於「辛亥革命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南京大學、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2011-10-15 ~ 2011-10-19。
  16. 吳啟訥,2011年8月,〈國民政府的民族論述與邊疆政治模式〉,共31頁,發表於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事務與政策實踐學術研討會,青海省西寧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1-08-15 ~ 2011-08-19。
  17. 吳啟訥,2011年6月,〈中華民族宗族論與中華民國邊疆自治實踐〉,共44頁,發表於「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再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1-06-27 ~ 2011-06-29。
  18. 吳啟訥,2010年9月,〈中華民族宗族論與邊疆自治實踐〉,共24頁,發表於蔣介石的權力網絡及其政治運作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09-03 ~ 2010-09-06。
  19. 吳啟訥,2008年9月,〈近代中國的抉擇:中亞與台灣〉,共38頁,發表於第八屆「台灣與中亞論壇」,桃園縣中壢市: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2008-09-20 ~ 2008-09-21。
  20. 吳啟訥,2008年6月,〈1950年代中共的民族識別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共38頁,發表於冷戰時期兩岸政治與社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8-06-19 ~ 2008-06-21。
  21. 吳啟訥 吳喆 ,2005年1月,〈「加盟共和國」或「民族區域自治」?──1950年代初期新疆突厥穆斯林民族主義與中共的角力〉,共36頁,發表於第一屆當代中國研究博士論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5-01-19 ~ 2005-01-21。
  22. 吳啟訥  吳喆 ,2004年9月,〈十字路口的新疆〉,共30頁,發表於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第一屆研究生工作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09-09 ~ 2004-09-10。

【學位論文】
  • 吳啟訥,2006年7月,〈新疆:民族認同、國際競爭與中國革命,1944 – 1962〉,共828頁,歷史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
【他類論文】
  • Julia Strauss 著, (吳啟訥)譯,2010年7月,〈足食興邦──1950年代兩岸政權建立初期江南與臺灣的稻米供應〉,《改革與改造──冷戰初期兩岸的糧食、土地與工商業變革》,21 - 46。
  • 吳啟訥  吳喆 ,2002年6月,〈中國:大家都等著你的答案〉,《華美族與911浩劫》,2。
  • 吳啟訥 吳喆 ;與孫慧敏合譯,2000年9月,〈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第11卷第3期。
【學術書評】
  • 吳啟訥 吳喆,2004年6月,〈在雙重身分與二元認同之間 ── 讀 Jonatha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和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新史學》,第15卷第2期,頁。
  • 吳啟訥 吳喆,2002年12月,〈David Wang, Under the Soviet Shadow, The Yining Incident〉,《新史學》,第13卷第4期。
  • 吳啟訥  吳喆 ,2001年3月,〈容閎以後的故事 ── 留美史研究叢書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1期。
資料摘錄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mh.sinica.edu.tw/UserDetail.aspx?userID=60&mid=16&tmid=2